作为我国武侠小说一代宗师,金庸先生的影响力深远而持久。其武侠小说的特征在于体量大、繁复多变,《
天龙八部》更是其最具分量的代表作之一。《天龙八部》自面世以来,一直是电视剧改编抢手,至今已有五个剧版。但是,8月14日开播的新版《天龙八部》电视剧,到现在豆瓣评分仅3.4分,创下《天龙八部》改编史上最低纪录。

改编剧口碑二次大跳水《天龙八部》一书书名取自佛经,“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八种怪物化身书中人物,折射出身世困顿、身份错位带来的一系列宿命挣扎。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国之间的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三条叙事线并行交错,武林战场如火如荼,兄弟情意交叉凄婉爱情故事,铺陈开一幅广袤壮阔的社会生活图景。作为电视剧改编抢手,《天龙八部》到现在共有五个剧版。我们可以凭借豆瓣评分来对这五部同一原著改编剧进行分析。豆瓣评分主要有下列几种“分型”,分别是:F型(五星较多)、P型(四星最多,三五星次之)、D型(三星最多)、b型(一至三星较多,四五星较少)和L型(一星最多)、C型(一星和五星都许多,口碑两极化)。▲豆瓣截图。▲豆瓣截图。1982年版《天龙八部》,金庸正牌编剧,限于早年香港区域收视原因,仅有5000+人打分,P型,得分8.1,不算低,放在今日算是小众冷门下饭剧。

▲豆瓣截图。▲豆瓣截图。1997年黄日华版,收看打分人数最多,评分也最高,达9分,标准F型,即“绝世好剧”。事实证明,这部剧敞开了好几代人的武侠梦,当今加上时刻滤镜,更是被不少年轻人奉为经典。

▲豆瓣截图。▲豆瓣截图。2003年胡军版,P型,口碑会合在4星5星,一众老戏骨领衔,更受今日的90后们喜爱,近9万人概括打出8.4的高分。

▲豆瓣截图。▲豆瓣截图。2013年钟汉良版,b型,普遍风评不好,最后结果会合在1星上,得分4.5。

▲豆瓣截图。▲豆瓣截图。正在播出的
杨祐宁最新版,现在已获《天龙八部》改编史上最低纪录——3.4分。标准L型,也就是大烂剧。

究其原因在于,主创团队难以承载、消化这个大IP,剧本、导演、服化道、特效均不在线,口碑难免要坍塌。整部剧制造粗糙,缺少有用布光,后期调色也没跟上,场景漆黑一片,画面脏乱差,缺少美感。丐帮集会场景里,乃至还出现了收音杆的穿帮镜头。从观众集体吐槽可以看出,原著粉、情怀粉和普通观众都不认可。这是继2013年之后,剧版《天龙八部》第2次口碑大跳水。其实,收拾其他金庸IP改编剧本,也会发现相似的状况。我们不由要问,跟着时刻推移,武侠翻拍不香了?别打着问好名义毁经典曾几何时,金庸IP是高水准大制造、全明星阵型的近义词,没有天价出资、大佬操盘,都不敢容易上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佳艺电视初次改编金庸小说,拍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开武侠剧风气之先。

▲电影《东邪西毒》剧照。▲电影《东邪西毒》剧照。随后的九十年代,跟着影视工业体系开展,金庸IP在电影电视范畴双双迎来顶峰,《笑傲江湖》、《东成西就》、《东邪西毒》、《鹿鼎记》经典之作不断涌现。胡金铨、徐克、王家卫、王晶、刘镇伟、周星驰这些大导演改编的金庸作品制造精良,扩大了原作优势,艺术上特立独行,前卫时髦,叫好又叫座。尔后每隔三五年,金庸IP就被翻拍一次,但跨越经典的几乎没有。尤其是2010年至2020年,更是迎来了金庸IP翻拍剧口碑断崖式下跌。包括去年张一山版《鹿鼎记》“猴灵猴现”,也取得豆瓣上金庸IP改编剧最低分。▲由张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记》自开播以来争议不断,一同豆瓣出现2.6分“最低金庸剧”的点评。图片来历:新京报文娱▲由张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记》自开播以来争议不断,一同豆瓣出现2.6分“最低金庸剧”的点评。图片来历:新京报文娱渐渐地,金庸作品影视化成了一个简略粗犷“赚快钱”的挑选:金字招牌自带流量和重视度,不论会不会挨骂,总归不愁没人看。原作情节厚实,武打局面描绘详尽,对话养料丰盛。正如此次新版的《天龙八部》,编剧可以借着“靠近原著、问好原著”这个理由,取巧偷闲、照搬场景对话,乃至成为了一个卖点。本钱逐利,但再经典的IP,也禁不起如此快餐式改编和消耗。当今,金庸先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武侠精力,在当下快餐社会文化背景中被不断消解稀释、渐行渐远,好像已难以取得重构和赋能。但是,经典武侠IP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的一部分,自带顽强的生命力,只需要我们找到新的切入点和代入感,以新的方法将之有用传承。毕竟,经典里的那些江湖传奇永久不会褪色,而侠骨柔肠、忠勇血性也总能在任何年代引发新的共识。以此而言,无论是本钱方,仍是编剧、导演,或许艺人,都需要对经典IP,有着更多的敬畏之心,而不是“赚快钱”的消耗姿态。而作为创作者,花时刻、做精品,不仅是一种工作操行,也是对作品与观众的最大尊重。有了这份敬畏、尊重之心,又何愁作品不能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