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必看电影《三峡好人》:超现实元素,蕴含着人文层面的关怀

2020-05-28 11:13 作者:电视猫 来源网址:www.szjqz.net

经典电影是每个艺术考生的必修课,电影评论也是艺术考试的主要形式之一。我相信每个艺术考生的电影名单上都有贾导演的名字。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分析一下电影《三峡好人》的主题,为以后的电影评论提供一些方法和角度,也找到一些新的方向。因此,艺术考试的学生应该赶快来看看!

《三峡好人》标志着贾的光影世界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代表着一股新的力量涌入电影市场。在即将消失的古城奉节,电影展现了几个小人物的寻找、确认和分离。它们是纯粹而真实的,反映了中国正在经历的,最终将成为历史的现在。这部电影对世界的描述和表达是真诚而细腻的,在边缘人物的注视下,它缓解了时间的浪费和不安。

1.边缘人物的生活轨迹呈现出宿命的循环。

《三峡好人》以三峡的建设为时代背景,截取了时代变迁的一个拐点,而镜头聚焦于变迁下的许多无足轻重的人。长镜头将剧中人物的生活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没有任何个人情感,人们在生活中摇摆不定,带有轮回的宿命感。

例如,沈红寻找丈夫只是为了寻找她心中已有的答案。观众目睹了原始生活的艰辛和不知不觉中冲向她的人们的命运。时代的大背景是强化这种循环速度的进化。它只在这个循环中引起或大或小的骚动,但它的循环本质没有改变。

2.个人记忆与时间记忆重叠,构成了社会的面貌。

贾善于用音乐来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进程,表达他对过去的回忆。与此同时,它给了观众当前生活状态的体验。

《三峡好人》中小男孩唱的“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体现了平民文化的时代特征。流行音乐只表达个人感情的爱和爱,而贾赋予它真实的本质告诉人们的生活。音乐从有声源的音乐转变为有无声源的配乐,这与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沉默是一致的。江湖艺人的歌“酒不沾,不唱不卖”,唱到嗓子眼儿,发泄他们被压抑的生活。

除了主要情节之外,观众可以把它作为感知整个时代的最真实的方式,延伸普通的边缘化情节,同时实现社会的表现力。

3.超现实主义元素包含人文关怀。

影片运用隐喻蒙太奇手法,将纪实手法所创造的表层真实化,巧妙地撕开一条缝隙,从而展现一个更深层次的概念,消解现实世界的组织和缝合带来的艰辛,展现对现实核心的追求。

镜头掠过挂在电线上的几块手表,人们被废墟和碎片包围着,一座破旧的建筑像火箭一样拔地而起,这些超现实主义元素的设计平衡了毁灭和重生之间的界限,给了剧中的人物一个虚拟故事中渺茫但具体的希望,并在短暂的观察后添加了痛苦的残余。

录音技术创造的真实来自于感知,而技术的设计则体现了导演对社会的真诚人文关怀,表现出更加深刻和宽广的同情心。

《三峡好人》是贾在社会变迁中为大众所唱的一首挽歌。它以粗糙的图像和巧妙的声音设计,记录了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喜怒哀乐。

这部电影给被忽视的群体带来了新的声音。金狮奖肯定了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也说明了电影本身的价值。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传奇故事,是人们自娱自乐的方式,也是现实生活的呈现和探索。

相关新闻
暂无评论~~

Copyright 2009-2020 土豪电视猫 版权所有 网站Icp备案号:苏ICP备2020053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