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亚文《十日游戏》看网剧市场:“超前点播”的模式真让人心累

2020-06-08 10:41 作者:电视猫 来源网址:www.szjqz.net

文/尹素素

“提前点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提前观看电视剧压轴戏的迫切需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视剧市场的秩序,因为VIP仍需付费观看电视剧,这实际上引起了很多争议。

与以往30-40集、70-80集以上的电视剧相比,情节联系更加紧密的短剧逐渐成为主流趋势。最近流行的“第十场比赛”在第一周就更新了一半的情节。最近的《我是余焕水》也有同样数量的剧集,一度成为当时的热门电视剧。

“按需推进+短系列”的模式并不令人满意?

与以往的“大制作”相比,现在流行的电视剧大多是以“点播+短剧”的方式呈现的。许多电视剧在首映后仅一周就被关闭,因为它们可以完全满足观众对后续情节的好奇心,并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情节发展和恢复所有情节的播放。因此,“按需推进”实际上可以防止观众因为等待更新的时间太长而对追求戏剧失去兴趣,但它也实际上缩短了戏剧被热烈讨论的时间。

以最近热门的“第十场比赛”为例。情节节奏很快,演员的表演技巧将观众带入情节。然而,在仅仅一个星期的广播之后,预先点播的节目将被打开,并且结局将被直接公开。事实上,许多想进一步表达自己想法的观众会被吓住。注意力减少后,对演员和情节的讨论实际上会减少。

一部在半个月内结束的戏剧,虽然有很好的声誉,但很难引起持续的热烈讨论。此外,提前点播已经透露了压轴戏,而且每个人的后续进度都不一致。这类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演员受到的关注有限。在交通为王的时代,“按需推进+短系列”模式会产生有限的长尾效应。

“三月剧迷”这个词的出现实际上与演员职业的特殊性有关。然而,对于演员来说,只有作品才有曝光。如何在作品流行的短时间内将观众对情节和角色的暂时关注转化为他们自己的关注,也是演员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然而,一部仅在半个月内结束的戏剧实际上给演员的“赚钱”带来了更大的困难。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结束,观众投身于一部作品的热情也会降低。工作持续三个月的演员无法赢得更多的新粉丝,更不用说只持续半个月的网络剧了。

提前需求已成为普遍现象,短剧整合是大势所趋。

我不得不说,由朱和吉娜主演的网络剧《第十场比赛》在上映三天后就以0.54的繁荣指数首次亮相,在单日排行榜上排名第七。这样一部高起点的网络剧也在其播出时间表中选择了"速战速决"。尽管好的口碑会继续发酵并吸引更多的观众,但大多数网民仍然认为这样一部好的电视剧实际上值得更多的关注。

高级视频点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什么这种模式很流行?

事实上,“按需推进”的运营模式最早出现在中国,是在《未驯服》即将结束的时候。作为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视频网站,某个平台实际上引起了很多不满,也带来了国内影视剧播放的新模式。

尽管相关视频平台声称“按需推进”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让观众探索不同的会员权利,但在观众的心目中,这只是一种“割韭菜”的新模式。

在提前视频点播成为大势所趋后,电视剧短片的出现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两者结合背后的真正原因是许多网民猜测这只是视频网站为了增加收入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

“一口气吃掉一个胖子”的广播模式真的很累人。

有些网民认为“提前点播”和“短系列”的结合无疑增加了观众的负担,甚至有些网民认为即使短系列,也要提前点播,这实际上是“一次吃胖”。

虽然推出一系列新的盈利运营模式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模式是否会吸引或劝阻观众,应该得到平台和影视剧投资者的慎重考虑。

显而易见,自“按需推进”推出以来,“庆余年”的盗版一直在各地泛滥。观众并不是不愿意为版权付费,但他们只是不喜欢看这出戏时的体验。

至于“按需推进”是否真的有利可图,我相信只有影视平台才知道这个问题。

至于管理层,似乎很难通过提前选择“按需”来创造更多的收入。电视和电影只在短时间内有一些热度和注意力。获得红利的时间越短,收入自然就越少。现在,“按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想知道如何填补电视和电影因提前“点播”而失去的热度。

相关新闻
暂无评论~~

Copyright 2009-2020 土豪电视猫 版权所有 网站Icp备案号:苏ICP备2020053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