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肃顺等的羞辱,慈安异常气愤。她想叫随驾来热河的五爷奕誴和七爷奕懁来帮着出口气,不想二位爷气没出了,反倒遭到肃顺等奚落。慈禧觉得此时此刻只要尽快叫恭亲王来热河商讨大计,但肃顺封锁得连只鸟儿都过不去,漫说人了。慈安说莫不如找一个武林侠客闯过关去。七爷说,即便闯过关去,一介武夫也难当大任啊!慈安抬起手来擦泪水,露出了当年恭亲王福晋送的那只玉镯,慈禧眼睛一亮,心生一计。但她没有当场说出来。
慈禧叫来安德海,接给了他一个绝密的差事。
当夜,古北口关,一群要冲关进京,身份不明的人与清兵杀得难解难分。关里关外乱成了一片……
肃顺当夜得知此情,觉得此事定与热河行宫内有关,他甚至想到了慈禧。他叫大太监王德贵去找安德海,想从安德海口里打听点慈禧这几天有什么异常举动。不料,王德贵回来说,安德海失踪了。肃顺大惊失色,他“下旨”六百里加急给北京的宝鋆和沈兆霖,叫他们严格查访进京的每一个人,如有热河行宫的人,不论是谁,官职大小,一律扣押。
宝鋆与沈兆霖忙将此事报知了恭亲王。恭亲王说,两宫皇后和皇上危在旦夕啊!不是万不得已,不会差人冒险闯关进京。宝鋆、沈兆霖明白了恭亲王的意思,当即表示要抗旨不尊!恭亲王说,凡是北京方面出的差错,日后都由我来承担。我的忠心,两宫太后和皇上是不会怀疑的。
九门守城将士得令,三日之内,无论白天,黑夜,城门不得关闭,不得盘查任何进城的人。
与此同时,肃顺派人以护驾两宫皇后为名,派兵包围了慈安和慈禧的住处。目的就是切断慈禧与外面的联系。慈禧自然明白肃顺的用意,她突然对肃顺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事事顺着顾命八大臣的意思。这下反倒叫肃顺等糊涂了,他们猜不透慈禧的意思,不知她是“归顺”了呢,还是另有阴谋。
肃顺为了彻底消除恭亲王的势力,也为了试探一恭亲王的对顾名八臣是否真像请安折子里所言,遂下了一道“圣旨”,裁除了总理各国事物衙门。
鉴于肃顺等挾天子以令诸侯,搅得朝野浑天黑地。在京的王大臣们劝恭亲王不如自立为帝,以挽危局。恭亲王拒绝了。
一辆拉草料的马车进了城,安德海从草里钻出来。他感叹地说,早知城门洞开,何苦要藏呢!白搭了五两银子。安德海终于见到了恭亲王。拿出了慈安的那只玉镯……
肃顺连日做恶梦,梦见恭亲王自立为帝。为了探听恭亲王的虚实,他商议大行皇帝梓宫回京事宜为名叫恭亲王来热河。到时候只要发现恭亲王有一丝反判之心,就地扣押。
在京的大臣们劝恭亲王不要去热河,恭亲王劝大家放心,并说自己正好有大事要去热河呢。
恭亲王日夜兼程来到热河。
恭亲王哭祭完大行皇帝,来见肃顺。令肃顺没想到的是,恭亲王除了说些与皇帝的兄弟之情外,就是对肃顺的感谢。感谢他这些日子的辛劳。顾命八大臣对恭亲王看法发生了转变。
慈安怕引起肃顺的疑心,决定不见恭亲王。慈禧却说此时见六弟合情合理,不见倒显得有鬼。于是两宫皇后传话要见恭亲王。有人提到恭亲王和慈禧见面,会有阴谋。肃顺不以为然。只是派了两个心腹太监监视着叔嫂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结果,恭亲王见到慈安、慈禧只说了会儿池塘里的金鱼。
肃顺听到太监的禀报,疑心又起:太不正常了!他决定再想个办法试探一下恭亲王。
当夜……
当夜,热河行宫护军统领深夜去见恭亲王,倾诉了对肃顺专权的不满,说愿意听从恭亲王的调遣,清君侧。不料,被恭亲王斥责了一顿。恭亲王说,顾命八大臣辅弼幼帝是大行皇帝遗诏,为臣者只有尊从。大清内外交困,要紧的是稳定。
果然,肃顺对恭亲王有了一些放松。但仍存有戒心。
恭亲王更是处处小心,因为他知道,稍有不慎,就会叫肃顺编织罪名杀了头。他与两宫太后已然商议好了对策,当务之急是稳住肃顺,自己能尽快回到京城。五爷奕誴请恭亲王吃饭,恭亲王说一定要有八大臣都在,自己才能来。此话气得五爷把一桌饭菜抬出去喂了狗。七爷见状,一番话使五爷醒悟了。觉得自己险些帮了倒忙。
恭亲王请肃顺等八大臣及五爷、七爷喝酒。宴席上一再替脾气暴燥的五爷向肃顺等赔不是。肃顺也对恭亲王留京独撑危局大为赞扬。看不到丝毫剑拔弩张之气。谁料,五爷醉后的一句话提醒了肃顺,使看出了端倪。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借狩猎之机射死恭亲王。
不想恭亲王不离肃顺左右,并给肃顺讲起了当初与四哥在南苑狩猎时的往事,说起了四哥的仁义之心。
与此同时,慈禧也叫七爷速带人去围场,见机行事。肃顺见不好动手,只得做罢。
一计不成施二计,肃顺等又策划在恭亲王回京的路上刺杀他。
慈禧料到肃顺饶不过恭亲王,一定会再想法子除掉。慈安和七爷的意思是叫恭亲王逃走,慈禧说逃走不但会坏了大事,最终也得成为肃顺的刀下鬼。蓦地,她想出一条妙计。叫人传肃顺立即来,说有大事要单独和他商议。
慈安和七爷闻言,一下蒙了,不知慈禧要演一出什么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