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的郊外,师兴臣正把李少堂、杨雅之捆在树上暴打。……范旭东救下两人,见到了天津长芦一代世袭盐霸首脑陈立信。陈立信放走了杨雅之,但听说范旭东要建盐厂,却不动声色,暗中派人找到了盐警秦耀……
范旭东住进了草房,在李少堂、杨雅之等灶户的帮助下,开始研制精盐……
范旭东说服陈立信,将来若精盐研制成功,陈立信白拿1成股份。陈立信这才息事宁人。
此时,回到草房的范旭东发现傅紫樱来到了这里。3月之期所剩无几。傅理成为了鼓舞国人信心,好募集到资金,已经声称精盐技术已成,昭告天下,梁启超也撰文造势,此时已经骑虎难下。
傅紫樱赶回了北京,范旭东焦虑地研制着。在募银大会当天,终于研制出来,急急忙忙从天津赶回会场……
北京饭店,社会名流云集。陈立信也参加了。可是范旭东还没有到。……傅紫樱自作主张,用四川的花盐替代,却被陈立信识破。范旭东在最后一刻赶来,舌战众人,最终募银成功。
垄断中国市场已久的外国公司感到了危机,盐务署会办、英国人丁恩的干涉下,范旭东建盐厂的批文却被盐务署否决了。事情一经传开,爱国学生上街游行抗议,傅理成找到丁恩据理力争。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范旭东的工厂“久大”终于得到了批准,他广招天下贤士,以诚意邀得化工行业的精英李烛尘、衣书中、李佐华等皆来加盟。
陈立信不甘心独霸的市场被人分一杯羹,将盐户的原盐全部包圆,要从原料上遏制“久大”,盐户李少堂支持范旭东,遭到了陈立信一伙的打砸抢烧。
“久大”开业在即,没有原盐却使制盐成了无米之炊,范旭东去找陈立信,以比市场价贵4成的价格购买陈立信的原盐。“久大”顺利开业,一开业精盐即被人全部包圆售罄,范旭东傅理成等隐隐感到不安……
陈立信一伙用“久大”的精盐“海王星”掺和之后售出,又赚4成,眼看久大就成了陈立信的加工厂。
“久大”的“海王星”每天一开张就被陈立信收购一空,陈立信又以低价向市场销售,范旭东和“久大”被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范旭东打算去外地收购原盐。
经傅紫樱调查,十多年来,长芦十大累商拖欠盐务署1000多万两银洋,范旭东找到会办丁恩,要求将商办引岸改为引岸归官,彻底改变盐霸把持的局面。谁知陈立信也找到丁恩,主动提出归还欠银、要求引岸归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