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要保持愤怒,但愤怒到失去水平也是很少见

2020-06-24 10:54 作者:电视猫 来源网址:www.szjqz.net

谈到黑色电影,斯派克·李是一个不能四处走动的导演。也许他更愿意被称为“愤怒的艺术家”。

在他将近40年的导演生涯中,他的黑色电影总是带有最真实的种族烙印。

老李在电影中热情地传达了种族平等的希望,同时,他毫不避讳地表达了黑人的邪恶。

与其说老李对世界和平充满希望,不如说他对现状完全不满意。

自始至终伴随着老李电影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深刻和怨恨,成了他最强烈的个人标签。

即使在电影之外,老李也像暴风雨一样不停地生气。

2016年,“全白奥斯卡”老李率先抵制;

2019年,《绿皮书》获得最佳影片,老李当场直接离开;

2020年,仅从5月到6月,老李就被网民嘲笑为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伍迪·艾伦(Woody Allen)因性侵丑闻被捕,特朗普直言不讳。

当然,作为一名艺术家,这是一种深刻的修养,也是激发创作灵感随波逐流、抑制愤怒的方法之一。

然而,随着最近新书《放血五团》的发行,老李的怒火似乎不仅“满”,甚至有点“泛滥”。

充斥着盗版商品的三流电影

《血盟五人组》讲述了一个故事,四个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现在聚集在越南,前往他们战友诺曼牺牲的战场,寻找他们战友的遗体和丢失的黄金。

这部电影是由奈飞制作的,据说原剧本大纲也是奈飞给老李的。看完剧本后,老李骂了妈妈一天,然后开始自己修改剧本。

现在,从电影的角度来看,整个故事《夺宝记》的主线应该是由奈飞创作的,但这条主线真的不符合品位,而且有很多漏洞。

首先,越南战争是从1955年到1975年。主角之一保罗说,他在1969年服役。现在,当他们再次见面时,电影里说特朗普已经成为总统,所以最早也是在2017年,他们之间有48年的间隔。保罗当兵时只有20岁,现在已经68岁了。在这个州去越南寻宝真的可以吗?

另一个主角,奥多斯在越南的情人,阿希恩,说这是越战时期的旧框架,所以他不得不冲到70岁,他的维修状态太好了。他和阿希恩的女儿似乎还不到30岁。这个绿色有点明显...

整部电影最大的漏洞是整个主线的动机。

趋势领导小组去越南的是他们在越南战争中收获的一箱黄金。这个金盒子本身不属于他们,但它总是被认为是他们应得的财富。

这种先入为主的是非观,没有被事件或行为所证明,默认了黑人社区的正义和崇高,这首先是一种倾斜的观点。

再加上电影中不断出现的真实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对历史上黑人正面事件的赞美,以及不间断的宏大配乐——这些显然都是老李添加的剧本内容,电影的主题也从一个表现人性的寻宝变成了从黑人的角度来感受和观察越南战争。

然而,当老李试图增加主题时,他没有有效地思考这个问题。相反,这个故事变成了私人物品不合理的麻烦。

老李甚至设计了一个类似于马丁·路德·金的“硬汉诺曼”的角色,让主演《黑豹》的查德威克·博斯曼扮演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应该说是相当有趣的,并且有一种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双重精神领袖正在执政的错觉。

“坚强的诺曼人”这个角色让主角充满了信心。老李试图通过模仿《现代启示录》和戏弄《第一滴血》来证明这部反对种族主义的电影的正确性和伟大。

然而,整部电影与种族无关。

它更多地讲述了冷战结束后充满家园感的和平主义者。他们早已被强烈的利己主义浪潮所抛弃。没有人关心战后意识形态的冷战,但只有赤裸裸的资本-金钱关系充斥着整个世界。

没人在乎你站在哪一边。在美国自由的主角眼中,越共和美帝国主义是一样的。他不在乎道德或种族歧视,但资本可以涉及每个人,无论肤色如何。

在前一代的五名黑人士兵中,只剩下一名奥多斯,他是唯一一个接受越南人并与他们结合产生后代的人,他们的后代意味着更复杂的跨国资本主义关系。

在新一代中,保罗的儿子幸存了下来,他代表了一个想要结束越南战争、洗干净双手的群体,而实现他们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等待上一代消失。但他的幸存也表明,一切都不能翻页,而是以更复杂的形式出现。

斯派克·李将反思大多数黑人素质低下、容易被煽动的事实,并同意少数左翼黑人知识分子作为灵魂和领袖存在,倡导理性与和平。

当团队的灵魂被拍摄并接管了马丁·路德·金和其他被拍摄的黑人的蒙太奇时,他们立刻明白了老李制作这部电影的动机。

格式的改变使整部电影更像一部充满戏剧性的纪录片,也显示了老李穿越时间空的雄心。

然而,这部电影的主线太差,支持不了老李的“野心”。太多的历史资料和主线无法很好的整合,变成了臭烘烘的长篇说教和满腹牢骚。除了满足欧美影评人的政治正确性,很难获得一部合格的娱乐电影。

此外,用6.70年代的材料作为批评当前种族歧视的论据,是否过于投机?

老李无处发泄他的愤怒

除去这部电影的糟糕表现,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气氛非常到位。

愤怒、无助、恐惧、对无法愈合的伤口的恐惧,但痛苦的哭喊是威胁性的。

作为一个非裔美国观众,完全理解电影中表达的主题是绝对不可能的。

老李的初衷是制作一部非裔美国人的《现代启示录》。

然而,这部电影无意中将两个时代的镜像联系在了一起:越战,它牺牲了黑人来换取战争的果实;以及突然爆发的BLM运动,它即将打倒特朗普。

老李敏锐地感觉到近年来非裔美国人的地位似乎又在倒退,于是他有了一系列愤怒的表情,于是他忍饥挨饿,用奈飞的烂剧本来表达自己。

通过千变万化的形式,老李不仅想让观众意识到电影的贴近性,还不断地再现着越南战争的个人记忆。

出人意料的是,今年BLM运动突然爆发,但它用更恰当的事实证明了老李的担忧。相反,这部电影有一定的寓言感。

前两分钟和最后五分钟的纪录片剪辑自然是教科书式的存在:“关于暴行的照片既有展示,也有勾结;所谓的集体记忆不是纪念,而是规则。正视这些苦难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暴行不是野蛮人的行为,而是一种信仰体系,也就是种族主义的反映。人们认为,一个种族被定义为不如另一个种族人性,这使这种酷刑和谋杀合法化。”

然而,在愤怒的老李手中,这种优秀的表达成了一种闪光的依赖,这使老李一劳永逸地重用它,最终减少了电影的叙事表达,使历史材料成为主角,而主线成了某种“卡住”的东西。

老李的愤怒使他无法冷静地思考故事中的各种因素。无论是战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还是即将到来的BLM,老李都急于把他们加到主角中,缺乏足够的思考,但却把他们变成了肤浅的标签。

我们从黑人的角度看待越南战争,但我们仍然看不到他们对战争的悔恨和内疚。我们看到的是,他们把创伤后应激障碍归咎于越南人的偏见,把当年的罪行归咎于种族歧视的无助,把他们抢走的黄金作为对自己的补偿,用极其不公平的自私来弥补他们内心的痛苦。

甚至对越南人的刻板描述也充满了偏见和肤浅。从这个角度来看,老李与那些歧视他们的人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我仍然愿意称斯派克·李为既天真又愚蠢的艺术家。我相信他不是一个内心有一连串歧视的人,但是他的愤怒和不耐烦让他失去了思考能力和原有的创造力。

对非裔美国人来说,他们目前的战场是美国的平权运动,而不是越南丛林中的炮灰。

这就是为什么老李灿迫不及待地要发行这部电影,因为他不希望改善后的平等权利状况在今天的全球化中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

相关新闻
暂无评论~~

Copyright 2009-2020 土豪电视猫 版权所有 网站Icp备案号:苏ICP备2020053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