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21日夜,中央红军主力发起突围总攻,从此开始了漫漫长征之路。
由于中央苏区军民顽强地抗击和牵制住几十万“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从而解除了中央红军集结、休整及突围转移初期的后顾之忧。
陈毅腿伤日益严重,项英重新任命龚楚民为中央苏区代理参谋长。龚楚民兴奋之余提出以“围魏救赵”之法率大部队与国军周旋,不想却被主张分散游击的陈毅一口否定。
龚楚民的求胜心切导致中央苏区再次陷入危难境地。1935年1月15日,红军召开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所形成的基本原则。
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并拨正了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方向。龚楚民率兵在湾塘岗大败国军李桂堂,看似完美的胜利却为以后埋下深深的隐患。
赤卫队指挥员刘国辉前来投奔龚楚民,并协同邱菊运送伤员。
中央来电指示将中央苏区的斗争方式转变的游击区方式,中央分局拟定突围方案,首批突围过程中遭遇敌人猛烈的炮火袭击。
龚楚民率红71团突围在即,刘国辉夜访,并劝说钟和鸣带兵投降国民党。正式突围开始,中央苏区的全体官兵分散成十几路分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向各自的转移地点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