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侠士得知垂红惨死,将其与癞头鼋同葬一墓,跪于坟前痛哭,大骂誓与李全、杨家姐弟不共戴天。
柳梦梅见杜丽娘日日为父母担忧,提出他去淮扬打听丽娘爹娘消息,丽娘感激不尽,嘱托他带上那幅丽娘的自画像为凭,父母定能相认。柳梦梅与妻依依别过,踏上去扬州之路。
李全获宝无望,金朝已断军费,军士无心再战,逃跑无数,若再不攻城又怕金主责罚,再闻金朝与南宋朝廷暗中接触,恐大势不妙,进退两难,便向夫人杨氏讨计。杨氏认为杜宝被围多几月,城内也将粮草空虚,难以长久维持,提议派人到淮安城内与杜宝勾通,刺探口风和军情,寻求进退良策,可苦于没有合适的使臣人选。此时,有位将军因为欠饷闹上大帐,声称如再不发饷,他将率手下弃甲而逃,让李全焦头烂额。
突然,一个人影晃过李全帐前,护卫四处寻找“刺客”未果,却见一枚飞镖系着一锦缎小包扎向大柱之上,李全展开锦缎,里面包着一根金条,缎上有藏宝图和文字,称如要得到大批唐朝遗宝,多派人马按图中所示前往起运,并附金条为证。金条上的铭文确系来自那批宝藏。李全和杨氏顿觉柳暗花明,立即派杨淦率百余精兵前去掘宝,并许诺运宝回来即刻加倍发饷,稳住了军心。
前往临安的杜丽娘母亲甄氏和春香途中遇上劫匪,盘缠被抢。杜母饥饿相忍,春香独自去寻找食物。去淮安打探杜丽娘父母消息的柳梦梅正好路经此地,见杜母饿昏过去,给她喂水后苏醒过来,柳梦梅又将身上仅有的干粮和碎银留给了杜母,然后匆匆赶路。待春香返回,杜母称碰上了贵人,却不知他竟是自己的女婿,柳梦梅也不知她是自己要找的岳母。
有军士上李全大堂来报,说抓到了杜宝女儿的原任“西席”陈最良。李全赶紧传唤审问,得知陈最良因杜丽娘坟墓被掘一事赶来向杜宝报信,先到扬州,听说杜宝已挥师救淮,杜夫人和春香去了临安,便匆匆赶往淮安。杨氏听后大喜,叫人弄来两颗女子头颅,假装甄氏和春香人头,陈最良信以为真,放声痛哭。李全因为得知了唐朝遗宝的确切线索,有了底气,让陈最良前去给杜宝报信,劝其归降或者弃城,否则必灭之。
柳梦梅因为盘缠都给了甄氏,一路乞讨总算到了淮安城外。李全所部因逃兵众多,下令就地抓丁补充队伍,其手下便把柳梦梅抓进了大营,强迫充当了兵卒,让他留不愿,去不能。
杨淦率人按图所示来到藏宝之地,却是一片果园,正欲寻宝,哪知此地机关重重,暗器乱飞,百余精兵不是死于机关,就是送命暗器,惨叫震天。神秘侠士手持兵器冲出,一阵狂杀,毙命数人,手刃杨淦为垂红夫妇报仇。
柳梦梅已去淮扬多日,杜丽娘时常放心不下,为夫君和父母担忧抹泪。家中灯油已无,杜丽娘叫石道姑去邻居借油,她一人独坐小院。甄氏和春香终于到了临安,下船后已是晚上,找人家投宿,来到杜丽娘租住的院前,敲门而入,黑暗中见只有杜丽娘一人,甄氏和春香听其音,观其形,觉出像是杜丽娘,吓得连连后退,直呼是鬼,让杜丽娘有口难辩。
石道姑借灯油回来,点亮油灯,甄氏和春香认出石道姑,更生惊诧。杜丽娘与石道姑好一番解释,甄氏才知原委,与女儿抱头痛哭。
杜宝见到陈最良,得知女儿坟墓不存,夫人又性命不保,悲伤万分,又向陈最良打听李全军情,陈最良说李全帐中多是夫人杨氏做主,而且听到关押他的军士发牢骚,已有两月没有发饷,一路上他还看到不少李全所部的逃兵。杜宝顿时心生一计,让陈最良去给李全送信。
杜丽娘和母亲在房中设神龛,日日上香,祈求菩萨保佑柳梦梅和杜宝平安。
柳梦梅寻机从李全营中逃跑,却被抓回,遭受毒打。
杜宝给李全和杨氏各书信扎一封,陈最良已送到李全大堂。杜宝在给李全的信中谈及当年的主仆情谊,在给杨氏的信中却说,金朝只封了李全为溜金王,却未封娘娘,如果弃暗投明,他可向大宋朝廷为夫人保封“讨金娘娘”。
手下禀报,杨淦等人不仅没有取回宝藏,反而遭人暗算,百余精兵有去无回。李全大惊。众军士得知发饷的希望落空,不肯白白卖命,纷纷丢盔弃甲。李全和杨氏感到大势已去,归宋怕秋后算帐,投金又怕落井下石,只有做海盗一条路了,逃跑还担心杜宝派兵追击,遂写了降表交陈最良送给杜宝,备船率部分亲信连夜泛海而去。
主帅逃走,所部大乱,顿时各奔东西,柳梦梅这才获得自由。